近日,南京大學(以下簡稱“南大”)開除48歲博士一事引起了廣泛關注,這位博士生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,因學術不端行為被揭發(fā),南大經過嚴肅調查后作出了開除決定,這一事件不僅暴露出個別博士生對學術紀律的漠視,也引發(fā)了社會對高校教育管理問題的深思。
學術不端行為嚴重損害了學術風氣,敗壞了高校聲譽,南京大學作為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,一直秉持嚴謹治學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此次開除48歲博士,彰顯了學校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零容忍態(tài)度,據(jù)悉,該博士生在論文撰寫過程中,嚴重抄襲他人研究成果,篡改數(shù)據(jù),其行為已嚴重違反了學術規(guī)范,面對這樣的惡劣行徑,南大果斷作出開除決定,不僅維護了學術的公正與尊嚴,也教育了廣大師生,傳遞出強烈的信號:學術不端行為在南大沒有立足之地。
這位48歲博士被開除的背后,我們不能不反思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,博士生培養(yǎng)過程中,導師責任重大,導師是學生的引路人,肩負著培養(yǎng)未來學術領軍人才的重任,導師對學生的學術品行把關不嚴,甚至放任學生抄襲、篡改數(shù)據(jù),無疑是對教育事業(yè)的嚴重不負責任,加強導師隊伍建設,提高導師責任意識,是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途徑。
學術評價體系亟待改革,當前,我國高校的學術評價體系過于側重于論文數(shù)量和引用次數(shù),導致一些學者為了追求所謂的“學術成果”,不擇手段地抄襲、剽竊,這種評價體系不僅助長了學術不端行為,還使得一些有才華的學者無法脫穎而出,構建科學、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,是遏制學術不端現(xiàn)象的關鍵。
再次,加強學生學術道德教育,學術道德是每位學者的基石,高校應將學術道德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,從入學教育開始,就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學術道德的重要性,樹立嚴謹治學的觀念,還可以通過舉辦學術道德講座、案例分析等形式,讓學生時刻警醒,自覺遵守學術規(guī)范。
完善高校管理制度,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懲處力度,對于學術不端行為,高校要敢于動真碰硬,嚴肅處理,以維護學術的公正與正義,完善校內監(jiān)督機制,建立健全學術誠信體系,提高學術不端行為的曝光率,讓抄襲、剽竊等行為無處藏身。
南大開除48歲博士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,提醒我們要正視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,切實加強學術道德建設,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(huán)境,只有這樣,才能培養(yǎng)出真正具有創(chuàng)新精神和學術實力的人才,為國家的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